农民交公粮:不该被遗忘的历史记忆

发布时间:2024-02-24 来源:爱游戏app注册

 

  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,不知道你们对粮站这一个地区还有没有印象。以前每个镇上都会有一个粮站,每年到粮食丰收的季节,十里八村的农民就会排着队推着自家的粮食到粮站。不过现在粮站大多数都荒废了,伴随着粮站一起消失的,还有那对于老一辈农民来说十分深刻的经历:交公粮。

  什么是公粮呢?简单来说就是上交给国家的粮食。这里的上交主要有两种方式,一种是农业税征收,一种是粮食统购。从字面意思中也能够准确的看出,“征”是无偿的,“购”是有偿的,不过即便有偿,价格也很低。交公粮,说到底就是农民将自己辛苦劳作一年收获的粮食几乎无偿交给国家,支援国家建设。

  自古以来,不管历史朝代如何更迭,粮食都是治国头等大事。交公粮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,统治阶层对农民加收税收的方式就是粮食,之后历代一直沿用这个方式。

  等到新中国成立后,农民翻身做主,从给地主打工,到能自己使用土地。不过刚建国时国内百废待兴,为了加快生产搞建设,国家在农村基层成立了粮站,继续沿用了征收公粮这一政策。

  六七十年代,我国实行的是集体生产,交公粮是以各生产队为单位的。到了八十年代,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,集体生产被个体生产替代,交公粮也变成一家一户为单位。但不管是哪一种方式,农民们任劳任怨,一年四季努力耕耘,将自己种出的最好的粮食上交国家,以支持国家建设为荣。

  而且那时候农村大多都没有公路,交通不便,农民们大多是靠着人力,推着小推车,或者挑着扁担,艰难地将一袋袋粮食运往粮站。网上有很多相关的影像资料,记录下了农民辛苦排队交公粮的画面。路远的天不亮就要动身,经过几个小时的路程将提前晾晒好的粮食运到粮站等待验收、过磅。

  运气好的折腾一趟就没事了,运气不好验收不合格的,还要把粮食带回去接着晾晒,直到达到标准了再送过来。不夸张地说,交公粮也是个不输种地的辛苦活。要说苦那必然是苦的,很多家庭将粮食交上去之后,剩下的粮食都不够自家吃。面朝黄土背朝天,在地里辛辛苦苦劳作一年,最终落下的粮食连自己都喂不饱,想想都是泪。可是在那个年代,交公粮是国家交给农民的任务和使命,国家生产建设需要农业的支持,需要广大农民的支持,他们必勒紧自身裤腰带以国家为先。

  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得慢慢的变好,农民身上的担子没那么重了。2006年,我国正式废除了农业税,农民从此不用再交公粮了,收获的每一颗粮食都可以自由支配了,交公粮也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。到现在,农民的生活比以前好过许多,国家出台了各种粮食补贴政策,鼓励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。

  但是,历史不应该被遗忘,曾经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默默付出的农民也不应该被遗忘。某些特定的程度上,没有他们之前的付出,就没有如今各位的美好生活。农民群体值得更多的尊重和感谢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