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海文史 小粮站中的大变革

发布时间:2024-04-04 来源:爱游戏app注册

 

  在计划经济年代里,粮站在粮油的调配和供应方面,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南大街中心粮站是当时西宁最大的粮站,在许多老百姓的心目中,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
  老西宁人罗平先生在南大街中心粮站工作至退休,见证了南大街中心粮站的产生、发展与消亡……

  1964年4月,我刚参加工作时,在东关中心粮站上班。当时,西宁市粮食局管辖有东关中心粮站、古城台中心粮站、南大街中心粮站等几个中心粮站。1972年因工作调动,我来到了城中区南大街中心粮站工作。

  南大街中心粮站的大致地点位于今天的马忠食府那一带,管辖着观门街、大兴街、大同街、水井巷等城中区多家粮店,是西宁地区最大的一家粮站。南大街中心粮站是一幢2层楼房,一楼是粮油供应区,二楼是办公区,设有财务室、计划供应室等机构。在我的印象中,南大街中心粮站的工作人员有十几人,当时来南大街中心粮站买粮油的人特别多,动不动就排起长队,我和同事们特别忙。

  当时南大街中心粮站供应的粮食分为粗粮和细粮,粗粮的品种有青稞面、玉米面、小米、高粱米和红薯干等。在计划经济的年代,粮油都按人口分配给个人,每个人分配到的粮油有限,经济困难的时候更少。记得有一次,我和同事去分发清油,当时有位老人领到了10克清油,但令人惊讶的是,当他拿到清油时,没有选择拿回家,而是立马倒到了手心里,仰起头,吸溜一声把生清油吸进了嘴里,可见当时物资多么的匮乏。

  那时,购买粮油都得凭借粮油供应证领票购买,没有粮油供应证就不能办理粮食关系、领粮票,还会影响买布、买煤,如果家中有人去外地上学或工作了,那他的粮食关系就得迁到外地,回到西宁后,粮食关系也要转回来,很不方便。

  1978年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,国家经济迅速复苏。1983年,西宁市粮食局在粮食供应中取消了粗粮搭配,定量中全供细粮,这在当时来说,是一个足够引起轰动的消息。

  由于之前,国家的细粮供应有限,往往将粗粮和细粮搭配供应,有些人家人口多,粮食不够,只能把细粮换成粗粮,而有些人家条件好一些,想多要一些细粮。那时,我在南大街中心粮站工作,有些熟人就会来找我帮忙,想用粗粮换成细粮。粗细粮划分的取消,说明国家的粮食供应逐渐充足,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吃哪种粮了。

  改革开放后,人口的流动增多,原有的粮食供应制度阻碍了经济发展,此时,国家推出了“议价粮”。所谓“议价粮”,就是购买粮油时不需要粮油供应证,拿钱去买就行,价格比凭票购买的粮油高一些,如果凭票购买,一斤是白面一毛八,那么,议价粮一斤白面的价格就是两毛多或者3毛钱。虽然议价粮价格稍微高一点,但不需要复杂的粮食关系,受到了一些外来务工者的欢迎。

  上世纪80年代开始,西宁的城市建设变化很快,来西宁务工的外地人很多,但他们的粮食关系不在西宁,如果没有议价粮,意味着他们无法在西宁生活。还有很多从州县来西宁工作的人们,也要靠议价粮生活。那个时候,每到春暖花开的施工旺季,南大街中心粮店外就会排起长队,他们说着五湖四海的方言,拿着各种袋子,等待着买上粮油,开始新一年的生活。

  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,西宁市粮食局鼓励各大粮站和下属粮店,在保证粮油供应的前提下开展多种经营,大搞熟食品加工和销售,目的是“搞活经济、开放市场、方便群众、多拿奖金”。为此,西宁市粮食局成立了食品科,几个中心粮站均成立了食品股,将经营熟食品所得收入上缴一部分,集体留一部分,个人分一部分,这种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。

  当时,南大街中心粮站把粮库前面的南关街粮店改造成了熟食品加工店,又从粮站职工和职工家属中招来了工作人员。我记得南大街中心粮站食品股的职工由女职工杨素华、季满春和男职工王长春组成,负责粮店的熟食品加工和销售。他们修了灶台,购置了大蒸笼和大面板,蒸起了馒头,还购买烤箱和压面机,做起了酥饼、馓子和面条,这些食品畅销城中区各大粮店。

  那时,大街上粮店增多,来南大街中心粮站买粮油的老百姓逐渐减少,店中的工作人员一部分就被抽调去压面条、蒸馒头等。那时我们用的压面机是手摇式的,需要一个人专门去摇,我经常去帮忙摇压面机。当时,我们粮店工作人员的工资一个月才几十块钱,而粮店搞熟食品副业,我们拿到的分红十分可观,有时分红到的钱比工资还多,这让我和同事们的工作积极性非常高。

  1983年10月1日起,以南大街中心粮站为首的西宁城区各粮站,不仅开始了粮油的议价销售,还推出了熟食品的议价销售,这是西宁首次让粮油熟食品进入市场,互相竞争,这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群众购买食品的便利程度。

  我还记得当时南大街中心粮站的熟食品议销价格,特制粉馒头每斤5个,售价0.60元,标准粉馒头每斤5个,售价0.45元,标准粉油条每斤0.80元,馓子每斤1元。

  在西宁粮店熟食品产销的经济效益飞快增长的形势下,南大街中心粮站的经营开始多元化,1984年5月,南大街中心粮站升级改造,成为前店后厂。前店除凭证粮油供应部、粮油熟食品供应部外,还设立了便餐部,为市民提供一日三餐,当时的早餐供应红枣绿豆稀饭、油条、馒头等,午餐供应炸酱面条等,每天前来就餐的市民络绎不绝。后厂是建在粮站后面生产、加工粮油熟食品的小型车间。

  此外,南大街中心粮站还开办起了夜市。夏天的晚上,在南大街中心粮店前会举办全市粮食熟食品夜市,前来观看和购买的群众络绎不绝,夜市上的食品也十分丰富,不仅卖各种面食,还卖包子、点心等小吃。

  1993年,随着经济形势越来越好,国家全面放开了粮食市场,西宁市也取消了粮油供应证,粮油在各大超市和粮油店中都可以买到,曾经在计划经济时代起过重大作用的粮站和粮店大多关闭,南大街中心粮站也被另作他用。